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首页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各系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规划(七)
本信息由管理员于 2025-04-15 08:25:27 发 布 共 次访问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提出“到2030年,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全面启动,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科研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师生满意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奋斗目标。在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各系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任务,以“强根基、建特色、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研究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科学谋划工作计划。现将第七期交通工程系发展规划刊登如下:


交通强国 创新育才

交通工程系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思考

3月27-28日,中国共产党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学校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在此背景下,交通工程系需立足行业前沿,以“交通强国”为使命,以“创新育才”为基石,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发展,构建深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蓝图。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国家发展战略

交通工程领域紧密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双碳”目标及“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基础设施数智化、绿色低碳化发展。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提出“交通强省”目标,重点布局智慧交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向精细化、实时化发展。河北省高校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沧州市智慧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标志着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进入实践阶段。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交通工程领域加速推进新材料研发(如岩土工程安全与变形控制技术)及低碳施工工艺,助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二、专业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交通工程系现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交通工程为校级一流专业。依托河北省高校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岩土工程安全与变形控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沧州市智慧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沧州市基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科研平台,形成了以道路施工和交通管理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体系。

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际工程项目参与经历,知识体系比较薄弱。调整思路:一是探索“校内理论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双导师制;二是鼓励青年教师读博深造;三是遴选一批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开展进修交流。

课程体系传统,知识模块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产业技术需求。调整思路:精准对接产业变革,推动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前沿技术植入+区域特色强化”的课程重构体系。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实验设备落后,实验室投入不够;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验实习实训环节薄弱,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校企合作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调整思路:一是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改善各专业实验室条件;二是梳理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三是拓展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2个支撑多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专业群的协同发展。

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跨学科协同率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一是提高学科特色与产业需求匹配度,积极参与地方行业发展;二是搭建校企共建实体化平台,与沧州交发集团、沧州市政公司、河北兴沧检测等公司深度绑定,联合开展标准编制、技术攻关,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结构健康监测、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三是联动计算机、自动化相关专业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智慧+”协同研究。

三、交通工程系高质量发展思路

以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新基建”战略和区域交通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整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造价、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交叉优势,构建“技术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群。

打破专业壁垒,强化“设计-勘察-施工-管理-运维”全链条能力培养,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开发、智慧物流管理等领域输送具备跨专业协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依托专业群资源,联合交通规划设计院、智能交通科技企业、大型施工集团等产业主体,共建产业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和技术研发基地,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统筹专业群内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资源,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底层共享(基础课)、中层分立(专业课)、高层互选(交叉课)”的教学模式。面向区域交通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智能建造等领域,提供工程咨询、技术培训、数字化改造等一体化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交通强省”目标为指引,联合沧州市政府与企业,参与智慧交通规划、绿色交通评估等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交通工程系将以国家战略为引领,通过产教融合、课程创新、资源整合等路径,破解当前挑战,打造“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水院力量。

(供稿单位:交通工程系)

上一条:【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各系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规划(八) 下一条: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举办2025年“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