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HTML5 canvas tag.
首页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各系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规划(八)
本信息由管理员于 2025-04-16 08:25:15 发 布 共 次访问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提出“到2030年,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全面启动,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科研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师生满意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奋斗目标。在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各系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任务,以“强根基、建特色、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研究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科学谋划工作计划。现将第八期机械工程系发展规划刊登如下:

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

培养具备“工匠精神+数字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智能制造、工业4.0、数字化转型等趋势对机械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未来五年,机械工程系将紧密围绕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培养具备“工匠精神+数字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先进制造、智能装备等支柱产业。

一、总体规划

未来五年内,将机械工程系各专业建设成为在京津冀特别是沧州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为区域机械制造及相关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具体目标

1.专业群:建设由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三个专业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依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及基础,确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申请优势特色发展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申报2027年前申请专业认证的专业、机器人工程申请“四新”专业改革与建设规划专业。

2.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5%以上。

3.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到规划期末,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2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70%。

4.科研创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力争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到账经费逐年增长,提高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积极申请省级科研奖励。

5.社会服务: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基石,融合机械电子工程的机电控制技术和机器人工程的智能感知技术,形成“设计-制造-自动化-智能化”全链条专业布局。搭建工业物联网实验室、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跨学科实验平台,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大实验平台和资源共享投入,实现智能制造专业群生态构建目标。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行业需求和国家标准,基于OBE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占比至25%以上。调整专业方向,以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在满足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增设水利机器人和电力机器人方向,增加水利机电设备自动控制、电力系统机器人应用等课程模块。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由基础层、特色层和实践层组成的课程体系。夯实《机械制图》等传统课程,增设《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课程。开设《水利装备智能运维》《风光储一体化设备设计》等水电特色课程,联合企业构建水力机械实验室等特色实验室。引入AGV物流机器人等企业真实项目,构建“课程设计+企业实训+毕业设计”闭环培养模式。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好现有22家校外实习基地。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优先安排在校外基地进行,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充分沟通,严格实习日志管理等。适时开拓新的校外实习基地。

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项目式、案例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继续建设好构型与建模、“竞创”机甲格斗社、“B-lab”社团、“不惘少年"工作室等4个科技社团,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竞赛覆盖面,提高学生参与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好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加强与企业导师的沟通,了解企业教师情况,为其参与教学提供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便利。继续推进“双带头人”工作,邀请企业带头人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同时指导实践教学。

2.加强教师培训与进修。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每位教师固定对接至少一个企业,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开展项目合作、提升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发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专业和课程为依托,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

(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培育和组织申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建设好河北省工业机械手控制与可靠性技术创新中心平台,支持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为团队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

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科研合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鼓励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教师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深化社会服务

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主动对接区域机械及相关产业,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开展技术服务与咨询。发挥机械系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加强人才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人才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等,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4.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供稿单位:机械工程系)

上一条:创新引擎行动 智创实践赋能——招生就业处举办格斗机器人科普体验活动 下一条:【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各系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规划(七)

关闭